简历是人生经历的展板,对于应聘者来说是求职的“敲门砖”。拥有一份成功的简历就等于求职成功了一半,因为它能够呈现出求职者优秀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我们得到工作机会的重要介质。那么,求职时如何制作一份好的个人简历,向应聘公司展示我们的优势和能力,给自己成功求职添砖加瓦呢?本期,小浪就将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简历排版技巧
(一)字体、字体颜色及字号的选择
1、字体
中文字体建议选用宋体或是微软雅黑,因为这是大家平时看到的印刷字体,HR看的时候不需要费劲去辨别是什么字,一眼就能看出你写的什么。英文可以用Arial。另外,应尽量避免使用斜体、下划线等,影响视觉感受的字体。
2、颜色
全篇所用颜色不要太多,最好不要超过两个颜色。可以用蓝色和黑色这两种颜色,还可以借用“加粗”来达强调。其中蓝色或黑色加粗可用于标题及小标题,以此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而黑色不加粗则用于普通的表达。
3、字号
姓名用二号,简历正文用五号最佳。
(二)排版格式对齐
1、每一段工作的工作时间最好是左对齐。
2、与工作时间对应的职务最好是右对齐。
3、相应公司名称一般写在工作时间和职务的中间,最好也是全篇左或右对齐,如果公司名称太长,也可以中间对齐。
(三)行间距
1、最合适的行间距通常是介于18-22之间。
2、过宽会把页数增加,一页中展示的内容有限 。
3、过密又会让看HR觉得字太多,视觉感受不好,不愿意多看。
(四)排版逻辑清晰(以工作经历为例)
1、第一层次可以是整体介绍:时间、公司、岗位等内容标题栏;公司介绍和职务介绍。
2、第二层次可以是工作陈述:主要陈述关键职责和关键业绩。
3、第三层次可以是第二层次中关键职责和关键业绩的模块细化。
(五)简洁性
个人简历重在“简”字,用人单位的HR可能每天要筛选很多份简历,如果写得太多,一是HR可能没有时间细看,二是会加重HR的工作量。建议工作时间在三年以内的,内容应控制在一页纸之类,各类文凭证书及获奖证书可在面试时提交。
二、经历描写技巧
(一)“STAR”法则
所谓STAR法则,指的就是在描述一段经历时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情境 (situation)、任务 (task)、行动 (action)、结果 (result)。
情境 (situation):第一步明确相关经历及任务的背景:是什么类型的;怎样产生的;当时情况是怎样的。
任务 (task):第二步明确在相关经历及任务中:要达到什么目标;完成过程中涉及什么环节及流程。
行动 (action):第三步明确: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分析;决定的行动方式及采取的步骤。
结果 (result):第四步描述结果怎样。
在回忆经历时,这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我们以下面这个例子来看看。
成就经历简述:2005年10月,学院大一新生辩论比赛,代表班级组队参赛获得冠军,并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Situation:学院大一新生辩论比赛共有10只队伍参赛,各队伍实力相当,我们小组4名成员。
Task:熟悉辩论流程,掌握辩论技巧,获得辩论冠军。
Action:作为小组组长,主动收集、编辑、整理辩论资料,组织小组学习流程,编制训练题,进行小组模拟训练,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分配任务。(说明:应尽量详细描述,包括当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Result:领导的辩论小组从1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辩论赛冠军,自己和另外一名队员同时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二)多用专业词汇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黑话”,看到DAU、用户留存率、KOL就知道是做运营的,看到重复购买、客户转换率等就知道与营销、销售有关。
简历中多用一些专业性词汇,能让对方迅速了解你有哪些方面的经验,从而提升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增加获得面试机会的概率。
一份出色的个人简历对于获得面试机会至关重要。在制作简历时,可以运用本文讲解的版面排版技巧使简历看起来更加美观和重点突出,在撰写个人经历时,可以运用“star”法则,同时多用专业词汇来展示自己的专业性。最后,小浪祝大家都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